【博狗扑克(bogoupoker.com)报道】
来源: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我曾收到过一个问题,问题本身很简短:中微子有质量吗?
答案也并不长:本来不该有,但是实际上有。
这个题目和答案本身都很简短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重大到解决它肯定会获得诺奖。
都是标准模型“惹的祸”
先说说为什么“不该有”。
之前我参加一个会议,会上一位青年学者讲了有质量的中微子对于宇宙演化的影响。报告非常精彩,有图有真相有故事。但是我注意到了她在报告的背景部分说,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里面中微子不应该有质量,但是后来发现中微子有质量,而且中微子的质量对于宇宙演化可能有重要的影响。
我于是就半开玩笑地问,为什么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里面中微子不应该有质量?
不知道,她回答说。我提醒道,你肯定知道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里面其它粒子的质量是怎么产生的吧?她没有任何犹豫,当场就回答:是通过希格斯机制获得的质量。我又接着问,那为什么中微子就不能这样获得质量呢?她就直接回答“不知道”了。
其它粒子如何通过希格斯机制获得质量,正是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研究。
左手,右手,我一个慢动作
中微子质量和希格斯机制的关系和杨振宁和李政道所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有密切的关系。
长话短说,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这个诺奖工作说的是,尽管“宇称”守恒看起来是很自然的,也就是在基本物理规律的层面上,左右应该是对称的,镜子里面的我们看起来和我们应该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对于中微子参与的弱相互作用,宇称并不守恒。
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了这个理论,著名的华人女物理学家吴健雄做实验证实了他们的理论是正确的。
实验表明,作为费米子(自旋为半整数)的中微子(自旋为1/2)都是左撇子(只能左旋),但是其他的费米子基本粒子都是既能左旋也能右旋。
这样杨振宁和李政道就获得了诺奖。但是很遗憾,吴健雄没有获得诺奖,这是诺奖历史上的著名遗憾之一。
那为何“不对称”的中微子不能通过希格斯机制获取质量呢?
在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里面通过希格斯机制获得质量的办法,就是把某个粒子的左旋和右旋的波函数通过“汤川耦合”从希格斯场获得质量。但是中微子只能是左撇子,也就是没有右旋的中微子,这个耦合没法进行,所以可怜的中微子就没有办法通过希格斯机制获得质量了。而希格斯机制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里面基本粒子获得质量的唯一办法,所以中微子的质量在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里面就只能是零了!
这么看来,在基本粒子的层面上,“左右开弓”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否则连获得质量的机会都没有!
中微子和它最后的“倔强”
但是,中微子表示不服!
上帝是公平的,左撇子并不是俺的错儿,凭啥俺就不能获得质量?尽管希格斯机制不理会中微子,中微子还真的通过别的方式获得了质量,而且还让好几个科学家获得了大奖!
比如,20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物理学家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和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 McDonald),奖励他们发现了中微子振荡,而中微子振荡就是中微子有质量的直接表现!
著名的中国物理学家王贻芳院士领导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团队,于2012年3月对外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这表明所有已知的中微子都有质量。
于是,王贻芳获得了2015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该“科学突破奖”单项奖金高达300万美元,远超诺贝尔奖,堪称科学界“第一巨奖”);2017年1月10日王贻芳担任主要完成人荣获了国家自然奖一等奖。
既然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不允许左撇子的中微子(和右撇子的反中微子)获得质量,那么中微子获得质量的机制就一定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以外的某种未知的神秘机制,破解这个秘密一定会给物理学带来重大的进步,和发现暗物质粒子以及理解暗能量的机制是一个量级的成果(因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里面也没有暗物质和暗能量什么事),获得诺奖是肯定的,只是这些研究会获得多少诺奖是不确定的而已!
目前王贻芳院士所领导的更加大型的中微子实验JUNO(江门地下中微子观测站)正在往这个方向奔!
今天注册Bodog博狗账户,您可以享受双份迎新奖金60元新手奖励+1000美金奖金